close

  尋常巷陌,普通人家,總有一些群眾因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難題,遭遇著靠單個家庭力量“邁不過的坎”。政府“搭個手”,社會“扶一把”,涓涓善行之流,微微愛心之舉,也足以讓深陷困境的家庭渡過難關。自今年6月啟動“助民微行動”以來,鹽田海山街道充分發揮善行銀行這一知名社會團體的影響力,凝聚轄區各方資源,通過構築“助人者自助”幫扶機制,解決了一大批影響群眾幸福感的問題。
  海山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黃哲表示,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一環,“助民微行動”關註到了政府普惠性公共政策難以惠及的領域和人群。海山街道不僅要在為民、助民、惠民的“助民微行動”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還要更廣泛地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形成幫扶困難人群的長效機制,真正打通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撰文:楊磊
  ◎暢通渠道 問需於民讓群眾大膽說出自身困難
  “近年來,鹽田在改善民生上投入巨大,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具體到某一個家庭、某一個人的困難,公共政策仍有惠及不到的地方”,今年6月,為踐行群眾路線、做好聯繫服務群眾工作,鹽田在全區啟動“助民微行動”。鹽田區委書記郭永航要求,要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解決居民群眾個性化、靠單個家庭力量難以解決的困難。
  活動伊始,鹽田區社工委作為牽頭部門,發佈行動方案,制定活動計劃,為“助民微行動”謀篇佈局。3個月來,全區各部門、各街道結合實際,創新聯繫服務群眾方式,用扎扎實實的行動贏得民心。近日,記者走進海山街道,探究“助民微行動”在基層結出的碩果。
  “為確保行動產生實效,海山街道專門成立領導小組,並制定了《海山街道‘助民微行動’工作實施方案》。”街道黨工委委員、副主任龔道容說,要想將黨委政府和社會的關愛送到居民心坎里,首先要瞭解群眾有哪些需求,他們碰到的實際困難是什麼?
  行動開展期間,海山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走街串巷,將《致居民的一封信》和《鹽田區“助民微行動”居民困難申報表》送到每一戶家庭。為盡可能打撈“沉默的聲音”,各社區民意表達工作室人員和社工還深入到居民家中噓寒問暖,真正做到“問需於民”。
  富有誠意的宣傳發動,很快收穫了轄區群眾的信任。截至今年7月底,海山街道共收集“助民微行動”訴求個案100多宗,訴求內容涵蓋社保就業、教育就學、醫療衛生、困難救助、養老等多方面。
  “外人看來的小問題,對於困難家庭而言,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不會忽視任何訴求”,黃哲說,“助民微行動”提出了綱領性的要求,但想要把服務群眾的工作做好,仍需要基層有創新的思路,對於海山街道而言,善行銀行創新推出的幫扶機制和平臺,成為紓解民困的有效渠道。
  ◎創新機制 貼心幫扶善行銀行成服務群眾生力軍
  2012年底成立的“善行銀行”,由海山街道社區居民、社工、義工和外來青工共同發起組建。成立一年多來,“善行銀行”累計發展會員近800名,併在街道6個社區均成立了分行。
  “會員可以將愛心善舉記錄下來,折算成一定分值,以‘道德資產’的形式在銀行中進行存儲,想要接受他人服務時,可以隨時支取”,黃哲介紹,“善行銀行”的成立,為傳播善行理念,推動社區居民互幫互助起到了巨大作用。因為服務對象的高度契合,“助民微行動”啟動後,以“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溫暖他人、成就自我”為宗旨的善行銀行,成為海山街道貼心幫扶群眾的生力軍。
  海濤社區居民庾女士的兒子肢体殘疾,行動不便,但卻十分好學。心懷望子成龍之心,但囿於經濟拮据,庾女士連幫兒子買一個點讀機的願望都難以實現。通過“助民微行動”搜集到訴求後,“善行銀行”迅速啟動“善行願望漂流計劃”,發動公益慈善愛心人士積極“結對”,幫助庾女士實現了微願望。
  同樣來自海濤社區的居民黃先生,本身就是善行銀行的會員,多次參與社區組織的公益活動。“助民微行動”啟動後,已經失業多年的黃先生找到善行銀行,希望能幫忙找份工作。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推薦,最終幫助其在社區找到了一份與人民調解、社區自治相關的工作,達到了“助人者有人幫扶”的效果。
  “助民微行動”期間,部分因病致困、因病致窮的居民及善行銀行會員求助於“善行願望漂流計劃”。9月11日,善行銀行倚山分行在社區籃球場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和諧共建幸福家園”論壇,該分行行長黃漢華動情講訴身邊人的困境,呼籲居民慷慨解囊,居民群眾的熱烈響應,讓這位堅強的基層工作者當場飆淚。“誰都會有困難的時候,居民群眾伸出援手,既是在援助他人,也是在感動自己”,黃漢華說,“善行銀行”致力傳播的善行理念,已經浸潤到居民的血液當中,成為許多人行動的指引。
  同時,善行銀行結合轄區貧困大學生家庭情況以及中小學生寒暑假期間的需求,及時啟動了“快樂暑(寒)假”班、“善行國學堂”,一方面利用大學生專長對轄區中小學生進行課業輔導,一方面對大學生的付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為改善轄區困難家庭生活質量,善行銀行發起了“善行圓夢行動”,動員善行銀行單位會員及轄區愛心機構為困難群眾贈送大米、花生油、被褥、電腦桌椅等生活必需品。
  除了提供物質上的幫扶,善行銀行更關註到轄區群眾精神上的需求。家住鵬灣社區的王先生今年84歲,他和老伴退休後獨居在鹽田。因為子女遠在外地,老兩口平時十分寂寞。善行銀行社工瞭解情況後,像對待自家親人一樣與老人交流。時間一長,老兩口有什麼好吃的,都惦記著留一份給社工。據統計,“助民微行動”開展以來,海山街道目前已累計辦結群眾訴求22宗。
  “百姓有所呼,政府必有所應!圍繞善行主題,善行銀行衍生出 ‘善行願望漂流計劃’、‘善行國學堂’、‘健康快車進社區’等一系列善行品牌活動,成為扶弱濟困的新渠道和新載體”,善行銀行理事長陳秀英說,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是善行銀行不斷壯大,做出影響力的基本方向。
  ◎著眼長遠 充實內涵凝聚各方資源讓基層服務常態化
  “‘助民微行動’確實能解決轄區群眾的身邊事、頭疼事,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長期開展”,梧桐社區居民劉女士經常為早早放學的孩子而操心,善行銀行開設的“國學堂”解除了她的“心頭患”。在劉女士的身邊,越來越多的鄰居、朋友也加入到了奉獻愛心、踐行善舉的行列,劉女士深受感染。
  據瞭解,截至今年6月份,善行銀行近800名會員已累計實現善行積分達2萬分。為進一步擴大善行微循環,搭建個人會員與單位會員的互動平臺,從今年開始,善行銀行拓展了一批家電維修、美容美髮、教育培訓、學習用品等商戶成為單位會員,憑藉善行積分可以到“善行商戶”兌換服務和商品,從而擴大積分兌換的範圍。
  “作為扎根街道的小商家,我們的客戶就是街坊鄰居,能夠給予愛心人士的回饋畢竟有限,我們更希望表達的是參與的意願,無論能力大小,大家一起參與,就能幫助到更多人”,盛鑫辦公經銷服務部老闆許康泰說。
  根據安排,今後,善行銀行將作為“助民微行動”的固定陣地,一方面廣泛搜集轄區群眾個性化的困難和需求,一方面發動有專業特長的會員提供有針對性的幫扶和服務。每一類人群的特殊需求,善行銀行都會設計相應的善行品牌活動,真正讓愛心涌流海山每一個角落。
  為築牢這個陣地,結合善行銀行與社工機構合作營運的“社區服務中心”項目,善行銀行已成立一支包括6名專業社工、2名行政輔助人員在內的專職隊伍。未來,海山街道還將出台相關方案,善行銀行作為推廣善行文化、服務群眾的常設平臺,將沿著“規範、充實、穩固、延展”的路徑持續發展。在規範管理、擴大規模的同時,將目前運作過程中好的制度、項目及時總結和固定下來。
  “善行銀行最大的價值,是將善的種子深埋在了轄區群眾心中,並內化為助人為樂的自覺。”黃哲說,當人人都自發行善,就會觸發整個社會的善行共振,凝聚更多善行資源加入其中,最終形成協力幫扶、助人自助的強大正能量。這是“助民微行動”倡導的目標,也應該是善行銀行的目標追求。  (原標題:鹽田海山:打通愛心循環 助力群眾“爬坡邁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y29gyhez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